3月26日,第四届国际工程管理论坛第二天举办了三场平行专题研讨,分别围绕“交通、建筑、资源开发”“电力、能源、水利”以及“石油、石化、化工、海工”三大领域的项目控制与精细化管理展开深度交流。来自工程企业、科研机构及数字化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案例分享、技术解析与互动讨论,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智慧动能。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
研讨会聚焦风险管理与成本管控,邀请了中国水电四局国际公司副总经理、仲裁员、公司律师吴志新,中国电建市政集团信息化专家安东利、中钢国际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任文渊、中材建设有限公司工程数字化中心副主任吴蕾进行专题发言和研讨。
水电四局国际公司吴志新副总经理主持本专题并以一起跨境铁路项目纠纷为例,剖析了总包与分包在合同管理、进度控制及风险应对中的典型问题,认为国际工程需以合同为核心,强化文档管理、合规经营及争议预防机制,避免“重技术轻管理”的误区,建议企业通过“记录思维 + 证据链构建”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电建市政集团信息化专家安东利结合利比亚瓦迪项目与深圳地铁工程经验,分享了基于进度计划管理软件的精细化成本控制方法,认为国际工程需严格遵循业主对 WBS(工作分解结构)、BOQ(工程量清单)及 CBS(成本分解结构)的规范要求,通过资源加载与进度计划深度联动,实现 “进度 - 成本 - 质量” 三位一体管控,推动数据标准化与智能分析。
中钢国际项目经理任文渊以海外直接还原铁(DRI)项目为案例,分析了人力资源配置的动态变化,认为随着国内劳工成本上升及签证政策收紧,企业需通过“外劳技能培训+模块化施工”优化资源结构,并结合属地化政策降低用工风险。
中材建设数字化中心副主任吴蕾围绕国际 EPC 项目实践,介绍了三维设计、智能 PID 及数字化供应链系统的应用,认为设计阶段需以工艺为龙头,通过数据标准化实现全链条协同;供应链管理则借助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实现物资全生命周期追溯,并利用AI 技术深度赋能设计优化与设备运维,推动工程管理向智能化升级。
在自由交流环节,嘉宾与参会代表围绕国际计划管理软件的应用边界、背靠背条款的合规风险、属地化经营与合规挑战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研讨会聚焦项目控制创新实践,邀请了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第一项目部进度管理经理白玉生、上海普华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高级业务总监陈明祥、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ACWA Power)原项目群经理丁坚、中工国际第六工程事业部副总工程师龚昭进进行专题发言和研讨。普华科技副总经理、上海帕谱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和平担任主持人。
西北核电第一项目部进度管理经理白玉生以 “基于 Scrum 敏捷方法论的核工程进度计划管理”为题,提出传统“瀑布式”管理模式难以应对复杂核电项目的动态变化,通过构建“指令型”项目控制体系,结合“双轮驱动”(三到六个月先决条件梳理 + 安装储备量管理)可显著提升土建和安装功效。
普华科技高级业务总监陈明祥结合中国电建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实践,介绍了“履约一体化”系统的应用。该系统通过统一 WBS 模块、工程量拆分、先决条件管理及移动端填报,实现了计划编制、进度检测、预警分析的全流程数字化。案例显示,系统自动生成的周报与月报显著提升了管理效率,为企业决策提供了实时数据支撑。
ACWA Power原项目群经理丁坚以“高端国际市场的新能源项目风险管控”为主题,剖析了高端市场的挑战,认为国际项目需应对“三个更”(更高标准、更快节奏、更强竞争)及“五保”(保质、保量、保进度、保利润、保安全)压力,建议通过“缝合怪”策略整合资源,以 WBS 为基础强化接口管理,并借助数据库工具实现风险动态跟踪。
在自由交流环节,嘉宾与参会代表就敏捷管理的边界、风险量化的落地价值、高端市场的合规挑战等话题展开讨论。
研讨会聚焦项目精细化管理,邀请了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数字工程部资深管理专家张华、京鼎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控制经理董研、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计划经理刘亚娟、普华科技总工程师刘运元进行专题发言和研讨。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项目控制部主任苏烈担任主持人。
中石化工程建设数字工程部资深管理张华以“数智化转型背景下石化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为题,分享了公司通过全局数据环境构建、跨组织协同及 AI 赋能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经验。
京鼎工程项目控制经理董研结合普华科技 PPE 平台实践,介绍了通过分级计划管理模式,实现了设计、采购、施工数据的无缝衔接,显著提升了数据准确性与反馈效率。
海洋石油工程计划经理刘亚娟以中东某EPC项目为例,剖析了联合体模式下的项目控制挑战,认为通过建立跨文化沟通机制、动态风险评估及国产化替代策略,优化基线计划编制与风险量化分析,项目可实现高效协同,提升履约能力。
普华科技总工程师刘运元结合某能源企业大型一体化工程项目经验,分享了业主方通过 PPE 平台实现“五步法”计划管理的实践。该体系通过范围策划、多级计划、网络计算、进度检测及赢得值分析,实现了设计、采购、施工数据的实时汇总与动态对比,为业主提供了统一、透明的决策依据。
在自由交流环节,嘉宾与参会代表就数智化系统的成本与效益、分级计划的国际适应性、风险量化与动态应对等话题展开讨论。
26日下午,参会人员有序分组围坐,围绕行业趋势见解、企业核心业务与优势、市场拓展挑战与经验以及商业合作机会等展开交流,现场讨论氛围热烈。
论坛期间还设置了“新会员、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展览,吸引了一批拥有先进技术和解决方案的企业参展。
本次论坛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内容设置丰富多样,发布成果丰硕显著,与会者积极参与互动,通过案例分享、技术解析与互动讨论,达成了数字化转型加速、分级计划管理普及、风险量化与动态应对、国际化能力升级等丰富共识。与会者不仅共同探讨了行业未来趋势的宏观视角,同时还分享项目控制实践经验的微观剖析,为从事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专业人员搭建了务实高效的交流平台,为推动国际工程业务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助力。